每日科普| 探索精准农业的概念及应用

数字农村

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了1.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2.25亿,占整体网民的26.3%。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建设中一股新的中坚力量。借助于互联网的特质,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促使农业生产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转移到精准式发展的道路上,从而在本质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实际收入,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也在进一步实施精准扶贫政策。

01

什么是“互联网+”农业?

640-15
“互联网+”农业简单讲就是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即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与农业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互联网+”为依托,不断创新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培育和催生农业发展的新动力,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搭上“互联网+”的信息化“高铁列车”。“互联网+”行动借助新兴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及经营管理提供精确、动态的全方位信息服务,可极大提升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智能化程度,使农业从业者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更加科学化。通过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同时,互联网技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节省流通时间和成本,实现农业产出的有效转化与精准营销。

02

什么是精准农业?

640-15
精准农业是一种针对农业生产环节的管理策略,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精耕细作,根据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定位、定时、定量地调整土壤和作物的各项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农业投入的量、质和时机,在兼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获得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精准农业技术由土壤及作物信息获取、决策支持、处方生成、精准变量投入4个环节组成,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田间实施技术是精准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者有机集成才能实现精准农业的目标。通过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体系、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智能农机建设工程等,收集、分析、应用墒情、苗情、灾情和病虫害等大数据,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控制,推动农业由大水、大肥、大药的生产方式向节水、减肥、减药的生产方式转变,促使农业生产迈上可持续、绿色增产之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